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4月2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。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隊鄭海周作為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唯一一名獲評“全國勞動模范”代表。
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現場(深圳消防 供圖)
他是兩次披上戰(zhàn)袍的消防指戰(zhàn)員,是臺風暴雨中托舉生命的“超人”,更是扎根深圳市大鵬新區(qū)的“消防拓荒者”。22年初心不改,3000余次生死救援,從戰(zhàn)場到火場,從汶川到“山竹”,他用血肉之軀筑起安全防線。
初心如磐:兩度披甲,赤誠不改
2003年,18歲的鄭海周穿上“橄欖綠”,在消防部隊書寫熱血青春;2015年因家庭變故含淚退伍,卻在一年后以“政府專職消防員”身份重返戰(zhàn)場!绑w能落后就練,技能生疏就學!”31歲的他每天負重10公里沖刺,用汗水澆灌出二次入隊的“通行證”。從現役軍人到專職隊員,從“橄欖綠”到“火焰藍”,他說:“變的只是制服顏色,不變的是刻進骨子里的使命!
使命在肩:危難時刻顯擔當
2008年汶川地震,鄭海周隨廣東消防部隊抗震救災突擊隊挺進震中,冒著余震不斷的危險在都江堰電廠宿舍開展被困人員搜救、物資轉移和災區(qū)防火工作,后轉戰(zhàn)平武縣進行轉移村民、疏散安置、搭建帳篷和排險除危任務。連續(xù)10余天的奮戰(zhàn)中,他一直穿梭于殘垣斷壁、受災群眾之中,徒手清理碎石、瓦片,力求搶險救災任務萬無一失。
臺風“山竹”中的溫暖托舉。2018年超強臺風“山竹”肆虐深圳,鄭海周冒雨攀爬樓房,用搶險服裹住啼哭嬰兒,以身為盾穿越狂風暴雨。這段被央視收錄的救援畫面,成為“火焰藍”精神的最佳詮釋。
“山竹”臺風救援被困人員(深圳消防 供圖)
數字背后的堅守。22年來他累計接警出動3000余起,營救群眾600余人,參與消防安全保衛(wèi)883次,排除隱患險情978次,各類大型演練1500余次……這些冰冷的數字,是他滾燙的忠誠勛章。
開拓者之路:從15人到200人的“大鵬奇跡”
2016年深圳市大鵬消防救援大隊組建專職消防隊,鄭海周帶著15人小隊白手起家。面對高強度體能考核下隊員萌生退意的困境,鄭海周推心置腹地談心化解思想包袱,幫助3名隊員突破自我考入國家隊。9年間隊伍壯大至270人,他制定“體技能階段提升”計劃,用“國家隊標準”鍛造鐵軍,榮獲比武會操第二、隊列會操第三。他說:“專職隊不是‘備選’,是安全防線的重要組成部分。”
代表聲音:為消防事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代言
2023年,鄭海周當選廣東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、深圳市代表團成員,履職期間積極走訪、調研、座談,將消防員視角帶入參政議政,先后在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、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、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積極建言獻策,助力深圳消防高質量發(fā)展。依托人大代表密切聯(lián)系群眾的優(yōu)勢,講好消防宣傳工作,為群眾面對面解惑、手把手指導消防安全知識,將代表履職與安全宣教深度融合,推動實現消防安全全民共建共治。(來源:深圳消防)

關注精彩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