巡山中的李萬國。通訊員王桂萍供圖

7月29日,夏日的驕陽炙烤著海東市樂都區(qū)蘆花鄉(xiāng)的山梁。在蘆花鄉(xiāng)溝壑縱橫的下北山腹地,三條巨龍般的山嶺橫亙綿延,九寺掌景區(qū)森林的綠意在熱浪中愈發(fā)深邃。護林員李萬國背著帆布包,腳下的碎石子被踩得咯吱作響,汗珠順著黝黑的臉頰滾落,在衣領處暈開深色的汗?jié)n——這是他夏日巡山的尋常一幕。

“入了伏,炎熱干燥,一點火星就能燒遍半座山!崩钊f國抹了把汗,聲音沙啞。作為蘆花鄉(xiāng)34人護林隊的“領頭羊”,他比誰都清楚,高溫、干燥的天氣給山林防火帶來不小的挑戰(zhàn),加之九寺掌景區(qū)迎來旅游旺季,游客帶來火源的風險成倍增加。

9時,李萬國整裝待發(fā),一壺茶水、幾個干饃饃、一把鐵鍬,這是他巡山近20公里的“標配”。

“大家簽到,各段注意排查游客遺留火種!”在護林員微信群里發(fā)完消息,李萬國轉身踏上山路。走到一片坡地,他突然停下腳步,一截煙頭“躺”在枯葉間。他眉頭緊鎖道:“你看,這就是隱患!彪S即用腳將煙頭徹底踩滅,再裝進隨身攜帶的垃圾袋。

巡山途中,遇到在林間放牧的村民,李萬國總會停下腳步,拉著家常講防火:“老張,中午做飯離林子遠點,用完火可得澆透了再走”“你家娃娃放假了,可得看好,別在山上玩火”。

這些話在他巡山途中要說幾十遍,語氣里的懇切很容易讓村民記在心里。村民王生財說:“李叔的話得聽,他守著林子,也是護著我們的根!

如今的李萬國,多了個“新伙計”——巡護App。他打開手機說:“你看,這里能定位巡山路,發(fā)現(xiàn)隱患拍張照就能上報,指揮部那邊立馬能看到!彼炀毜夭僮髦聊,指著遠處山頭的監(jiān)控探頭,“那玩意兒24小時盯著,咱們‘人防+技防’,雙保險!”

從最初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,到現(xiàn)在能熟練操作App,60歲的李萬國已經(jīng)跟上了科技護林的新步伐。

正午時分,氣溫飆升到35℃,李萬國停在一棵松樹下歇腳,拿出饃饃吃了起來。這時,遠處傳來游客的歡聲笑語,他下意識地直起身,望向聲音來源處!暗萌タ纯,有沒有人在林區(qū)抽煙、野炊!彼牧伺纳砩系膲m土,起身時膝蓋發(fā)出輕微的咯吱聲——這是多年來巡山落下的關節(jié)炎,一到陰雨天就鉆心地疼,但他從沒因此耽誤過一次巡山。

“去年到現(xiàn)在,這片林子沒著過一次火!闭f起這話,李萬國眼里閃著光。這份成績單背后,是他和隊員日均三萬步的丈量,是寒來暑往的堅守,更是從“人盯人”到“科技防”的守護升級。

夕陽西下,李萬國的身影被拉得很長。他站在山崗上回望,看著郁郁蔥蔥的林海在暮色中波瀾起伏,他自豪地說:“只要還走得動,我就一直守護著這兒!

風拂過樹梢,仿佛在回應這位守護者的誓言。在蘆花鄉(xiāng)的山嶺間,李萬國和他的隊友正用日復一日的堅守,為這片綠色家園筑起夏日最堅實的“防火墻”。(記者韓麗萍 通訊員王桂萍)

編輯:汪曉青
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“央廣網(wǎng)”客戶端。歡迎提供新聞線索,24小時報料熱線400-800-0088;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(wǎng)“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”線上投訴。版權聲明: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(wǎng)所有,未經(jīng)授權不得轉載。轉載請聯(lián)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。
長按二維碼
關注精彩內(nèi)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