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北京8月2日消息(記者 王進文)8月1日,“樂美共同體——百花齊放·藝心向黨”優(yōu)秀民族樂器專場音樂會在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舉行。
音樂會現(xiàn)場(央廣網發(fā) 主辦方供圖)
作為2025年北京市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系列品牌活動“樂美共同體”的重點活動之一,本場音樂會得到中央民族歌舞團、中央民族大學、內蒙古藝術學院、呼和浩特民族學院等專業(yè)院團(校)的大力支持。中央民族歌舞團黨委書記張慶安、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一級巡視員彭博、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民族一處處長沙海濤、北京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中心主任高欣等領導、專家評委和嘉賓出席音樂會。
音樂會現(xiàn)場(央廣網發(fā) 主辦方供圖)
音樂會現(xiàn)場(央廣網發(fā) 主辦方供圖)
音樂會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,匯集馬頭琴、火不思、手鼓、獨他爾、彈布爾、馬骨胡、扎木聶等近20種民族樂器,通過“打起手鼓唱起歌”“中華兒女心相連”“同心共筑中國夢”三個章節(jié),展現(xiàn)漢族、蒙古族、藏族、維吾爾族、壯族等多個民族獨特的音樂風情與深邃的文化底蘊,既有傳統(tǒng)樂器的原生態(tài)演繹,也有創(chuàng)新編排的現(xiàn)代表達。通過彈唱、多民族器樂重奏、合奏等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,串聯(lián)起現(xiàn)場觀眾的文化記憶與情感共鳴,現(xiàn)場氣氛熱烈,掌聲不斷。
音樂會在器樂合奏《聲聲不息》中落下帷幕,二胡、琵琶、竹笛、弦子、都塔爾等樂器音色交迭、層層遞進,勾勒出一幅山河壯麗、美美與共的中華畫卷;用音樂的語言娓娓講述中華民族在生生不息的文明傳承中,不斷構筑共有精神家園的動人故事。
本次音樂會系“敦煌之音”第八屆北京民族器樂展演的專場活動之一。本屆展演由北京市民族宗教委、北京市文聯(lián)、中央民族歌舞團指導,北京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中心主辦,設有古箏、彈撥、拉弦、吹打、少數(shù)民族樂器、重奏六大組別,經過初賽選拔,共選出500余名選手進入總決賽。展演期間舉辦六場音樂會、六場專家講座,并組織選手參觀北京市鑄牢教育實踐合作平臺,感受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獨特魅力,促進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,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。

關注精彩內容